王大妈发现自己前门牙周围的牙龈肿得很厉害,尤其是最近一两个月时间里,牙龈不仅肿的程度越来越厉害,而且刷牙的时候还会出血,吃稍微硬一点的食物,碰到牙龈也会出血。她试过自己吃消炎药,没啥效果。老伴还觉得她的门牙跟以前长得不一样了,比之前拥挤。要不是老伴发现提醒,她自己还没看出来。照镜子看,那些肿出来的牙龈就像个瘤子一样,盖在牙齿上面。王大妈很害怕,莫不是得了口腔肿瘤?发展得这么迅速,吃药都没用,会不会是什么不好的毛病啊?
王大妈作为一位老年女性,她的牙龈状况让她非常烦恼。刷牙出血,咬物后引起牙龈的出血,这些症状都是牙龈在向我们发出提示,在口腔内的致病菌作用下,牙周组织发生了炎症反应。
另一个让她十分头疼的问题就是牙龈上长的“瘤子”,这是牙龈增生的表现。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心血管疾病进一步增加,临床门诊中遇到类似的牙龈增生越来越多见,在追问过患者的用药史之后,发现这种病患一般都有服用钙拮抗剂,譬如硝苯地平。
此外,苯妥英钠和一些抗癫痫药物也容易引起牙龈的增生。此种牙龈增生初始起于牙齿之间的牙龈乳头,呈小球状突起于牙龈表面,而后继续增大、扩展,盖住部分牙面。
牙龈增生严重者,甚至可以覆盖大部分或全部的牙冠,妨碍到患者的进食,同时也会影响到口腔的卫生清洁和美观。增生肿大的牙龈会挤压牙齿使之移位,多发生在前牙,也就是门牙的这个区域。如果确诊是服用了上述这些药物后引起的牙龈增生,患者最好能尽快停止用药。假使病情不允许停药,那么应在相关科室医生的指导下更换用药,并且要及早行牙周病治疗,通过洁治、刮治以消除菌斑牙石和其他一切导致菌斑滞留的因素。
病情较轻的患者,通过这些措施一般能明显好转甚至痊愈。一些病情较严重的,增生的牙龈可通过牙龈切除的小手术来消除。目前这种手术方法还是很成熟的,在门诊即可完成,无须住院。
除了药物性的牙龈增生,其他的一些局部刺激因素也会导致牙龈瘤的发生,例如食物嵌塞、制作不良的假牙、牙石菌斑等。牙龈瘤是一种炎性反应性瘤样增生物,并不算在肿瘤的范畴内。但切除后容易复发,所以要配合随访,做好口腔卫生清洁工作。
本文选自梁景平教授主编
《健康一生 从“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