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氧化第一反应还是隔夜的苹果maxmol玻尿酸

频道:整形医院机构 日期: 浏览:0

好端端的一个苹果切开,就因为拖延症耽误了没吃,过一两个小时就变黄,可见

氧化反应

速度之快。

在几亿年的进化路程中,一代代的人类也是这样在氧化反应的作用下慢慢老去。自然的,人体也衍生出了各种抗氧化机制。[1]

但即便这样,仅凭自身也还是不能对抗大自然的规律。任凭人体怎么折腾,最终的结果都是在

氧化反应

中雨打风吹去。

躺着也躲不过变老 | Giphy

也正因为这样,多年来,

抗氧化

一直都是无数化妆品商家的强推卖点,已经成为广大护肤爱好者最熟悉的陌生人。

人人都知道自己要抗氧化,但

抗氧化到底有什么用

,多数人却都说出不来。少部分高阶玩家会表示,这题我会!氧化反应会让我变老,抗氧化就能抗衰老!可氧化反应到底是怎么让皮肤变老的呢?它的作用仅仅只是让皮肤变老么?真的只需要抗氧化就能修复氧化反应对皮肤的破坏么?

好了,虽然这些题没超纲,但我知道你一个都不会。

当我们谈论抗氧化时,

我们在谈些什么?

所谓抗氧化,说白了就是要对抗

氧化反应

。那氧化反应到底对我们做了什么,需要我们这么大张旗鼓去对抗他?其实,不管你

垮脸

长细纹

变黑

以及

长斑

,都是

氧化反应的锅

图丨Spainclinic

氧化反应与皮肤衰老

相信大家都知道,皮肤的老化分为

自然老化

光老化

。自然老化就是皮肤随着身体一起慢慢变老,速度相对比较慢。光老化则是指平时晒太阳导致的皮肤老化,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因素。而氧化反应就深度掺和了这两种老化类型。[1,2]

自然老化

方面,皮肤一般呈现为表皮和真皮的细胞数量减少、活力下降,导致表皮和真皮的厚度也都逐渐变薄,而且,由于真皮成纤维细胞活性下降,它分泌的胶原蛋白、透明质酸也慢慢减少,皮肤的细纹也因此越来越多。[1] 看到这里你肯定会问,里面好像没有氧化反应什么事呀?别急。因为自然老化按理说是逐渐发生的过程,但在现代社会,大家却有各种办法来加速它的进程。

最典型的就是

熬夜

。无论是可怜的社畜加班狗,还是越夜越美丽的夜场达人,抑或是单纯在家里刷手机到凌晨的死宅,大家都殊途同归,在加速自然老化的道路的携手狂奔,最终实现共同衰老。熬夜之后,皮肤里的氧化反应会明显增强,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氧自由基。这些氧自由基才是氧化反应让人这么深恶痛绝的元凶。他们就是一群超级熊孩子,在表皮和真皮里招猫逗狗,人嫌狗不爱。表皮中的氧自由基会诱发

炎症反应

,刺激皮肤产生皮炎,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一旦熬夜脸上皮炎就明显加重的原因。[2] 而某些人的痘印和血管扩张,也都是在一次次的熬夜后随着炎症一起加重。

甚至就连

长斑

色沉

,也都和氧化反应及炎症反应息息相关。炎症会刺激黑素细胞生产黑素,所以常熬夜的人,总是会更黑,色沉和色斑也会更多。

氧自由基的生成过程和工作角色 | researchgate

真皮中的

氧自由基

就更可恶了,他们会提高真皮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的水平,而MMP又是出了名的分解胶原蛋白、弹力蛋白的刽子手,数量众多的MMP会让你真皮里的胶原蛋白惨遭屠戮,一泄如注。另一方面,氧自由基还会让成纤维细胞的活性降低,生产胶原蛋白、弹力蛋白、透明质酸的能力也随之下降。[2]

双管齐下,每多熬一次夜,真皮里的那点家底就被你多糟蹋一次。长期以往,你们这些个败家老娘们儿和/或老爷们儿不垮脸和长细纹简直天理不容。除了熬夜,

精神压力过大

过度劳累

等也都会引起类似的氧化反应,加速自然衰老。

氧自由基对皮肤的损伤 | azhealthcare4u

.com

光老化

方面,氧自由基能干的坏事就更多了。受到过度光照的皮肤,表皮和真皮中的氧化反应会更强,氧自由基更多,引起的炎症以及破坏就更重。在表皮中,日晒诱发炎症,而炎症以及日晒本身又都能刺激黑素细胞分泌更多的黑素颗粒。[2,3] 所以,晒了太阳之后,不仅肤色会变黑,在有

痘印

的地方,因为本身的炎症再

加上

日晒刺激,会更容易留下明显的

色沉

。甚至如果炎症范围太宽,伤到了真皮,还容易形成痘坑,以后治疗起来,不仅肉痛,而且心痛。

晒后皮肤损伤导致脱皮,

强迫症患者估计已经忍不住想撕掉了| thehealthy

而在日晒后的真皮中, 暴增的氧自由基对胶原蛋白和成纤维细胞的破坏就更加肆无忌惮。除了胶原蛋白、弹力纤维、透明质酸总量明显变少,新生的胶原蛋白、弹力纤维还会以异常的形式交联在一起,形成弹性明显降低的小小硬块。[1,3]

所以,与自然老化的皮肤全层菲薄不同,光老化的皮肤从外观上看,反而是会出现黄土高原那样的山丘与沟壑。

是时候祭出这张经典照片了。这是一名卡车司机,常年左脸迎接大量日晒,光老化程度明显重于右脸。可以看出,右脸仅仅是皮肤松弛、不够饱满,可以看到部分细纹,而左脸则有较多的皮肤隆起与深大皱纹,皮肤松弛也更明显。此外,长期的日晒还会使成纤维细胞中DNA的损伤增多,发生皮肤癌的风险也增大。

过度美黑后果 | | Giphy

氧化反应带来的危害,

只需要单纯抗氧化就能修复么?

当然不行。

就像一片经历了多年战乱的土地,光赶跑侵略者还不够,大家要想过上好日子,还得清理废墟,重建家园。皮肤也是一样的,

用抗氧化剂给氧自由基迎头痛击,把他们赶走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还要想办法,让真皮里的胶原蛋白、透明质酸长回来,让变黑的皮肤白回来,这才能实现自己盛世美颜的复兴。

那这么浩大的重建工程,应该怎么开始呢?

在抗氧化方面,可以选择

修丽可CF抗氧化精华

。这款产品的3个主要成分,即

10%的左旋VC

0.5%阿魏酸

2%根皮素

,都是强效的

抗氧化剂

其中,

左旋VC

作为经典的抗氧化成分,能高效清除大量氧自由基,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都获得了业内公认。而产品里加入的

阿魏酸

,本身就是高效抗氧化剂,还能够与VC协同作用,大幅提升抗氧化效率。[5] 其实,在已经有了

VC+阿魏酸

这样的经典搭配时,修丽可的配方师们曾经面临命运的抉择——

是继续加强抗氧化效果,打造一款超强抗氧化的产品,还是在本身已经很强的抗氧化基础上,再增加其他方面的功能?

修丽可CF CE精华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修丽可选择了……

它全都要

CF抗氧化精华

中,修丽可的老法师们决定用

根皮素

作为搭配。

根皮素

除了具有抗氧化的特性外,还能够

抑制黑素细胞和酪氨酸酶的活性

,从而

减少黑色素生成

,兼具

美白与抗氧化

的平衡。另外,

根皮素

控油的效果也能帮你避免晒过太阳后就满脸油光的尴尬时刻。[5–7]

修丽可CF精华质地

而老法师们的另一个选择,也成就了大名鼎鼎的

CE抗氧精华

。这款精华另外添加的是

1%VE

,与

VC

阿魏酸

协同作用,抗氧化的威力如同降龙十八掌,威猛无俦,让氧自由基辟易百里,也是修丽可名满江湖的产品,抗氧化实力有口皆碑。

如果主要担心氧化所致的

衰老

,选这款准没错。

修丽可CE精华质地

这两款产品不管在

白天

出门前还是

晚上

熬夜之前都可以使用,都可以及时

预防和减少氧自由基对皮肤的破坏

,第一时间保卫你的美貌。

但就像我们刚刚说的,光抗氧化还是不够,毕竟没有一款产品能够完全消除

氧自由基

日晒

的影响。而且,对于很多以前没有

关注

到这方面的妹子来说,已经被氧化了这么多年了,做好灾后重建也是她们的重点任务。

首先,在消除细纹、拯救垮脸方面,大家还是要做到早睡早起、规律锻炼、保湿防晒。好了我知道你们做不到。不过那也不用担心,毕竟还有

修丽可紫米精华

能拯救你的老脸。

为什么敢这么说呢?还不是因为里面的

玻色因

玻色因

的最主要的作用在于调控

糖代谢

。可别以为这是用来做奶茶的功能,能调控糖类代谢就意味着能控制

真皮中透明质酸的代谢

。而透明质酸作为真皮基质的主要成分,它的增多可以显著改善真皮环境,降低真皮炎症,促进成纤维细胞的活性,使胶原蛋白、弹力纤维、透明质酸分泌增多,最终的结果就是让你皮肤的细纹逐渐改善。[7] 除了

上面

的功能,玻色因还能促使真皮和表皮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提升屏障功能。有科学家观察到这种效果在女性身上还会更加明显。[8–10] 另外,甚至有人尝试用玻色因来治疗

顽固性溃烂的糖尿病足

,也能收获不错的效果。[11]

修丽可紫米精华

在紫米精华中,除了玻色因,修丽可的团队还加入了2%的

甘草酸二钾

,使其能在促进真皮生产透明质酸的同时还具有

抗炎效果

,能更好地调节皮肤环境。除了逼真皮自己生产透明质酸,紫米精华里也加入了大中小三种分子量的外源性透明质酸,大分子成膜锁水,中、小分子吸收水分。保湿、消炎、促进透明质酸生长,一款产品能做到功能如此齐备,算是满足绝大多数人的抗衰老需求了。

修丽可紫米精华质地

抗衰老的解决方案有了,那应该怎么让夏天回来

黑黢黢的你白回来呢

修丽可发光瓶(也就是修丽可臻白焕彩精华液)

是一款让我从皮肤科医生的角度都感叹设计精妙的产品。皮肤里的黑素细胞要想合成黑色素,都需要在酪氨酸酶参与下经过氧化反应形成,然后再由黑素细胞伸出的小管子直接运送到角质形成细胞。最后,这些黑素颗粒会随着角质层的脱屑而代谢掉。修丽可发光瓶就十分硬核,

上面

的每一个步骤都能起作用

它含有的

3%传明酸(即氨甲环酸)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美白成分,既能够与铜离子

结合

,抑制黑素细胞合成黑色素,也可以清除各种炎症因子,消除黑素生成的刺激因素。[12,13]

除此之外,它还含有

1%的曲酸

,能够

抑制酪氨酸酶

,影响黑素合成。[14] 配方里的

5%烟酰胺

还可以抑制已经生成的黑色素被转运到角质形成细胞。[15,16] 最厉害的是,它还添加了

5%的磺酸

,不仅能促进产品渗透和保湿,还能加速角质层代谢更新,让表皮里的黑色素更快地代谢掉。[15]

修丽可发光瓶精华

可以说,

修丽可发光瓶对黑色素的诱因、合成、转运、代谢进行了全方位的打击

,让黑色素真正从生到死都被嫌弃。

不仅能提亮肤色,对于黄褐斑、炎症后色沉等顽固色斑也会有良好效果

修丽可团队还真的找了共50名受试者,都是些有着黄褐斑、炎症后色沉以及其他色沉等色素性疾病的女性。使用发光瓶12周,同时做好防晒。在第12周时,受试者色斑的平均改善程度达到约60%,其中炎症后色沉改善了约81%,黄褐斑改善了60%,其他色沉也改善了约59%。可以说是相当理想的效果了。[15]

修丽可发光瓶精华质地

修丽可的这几样产品,基本覆盖了

日常抗衰老的方方面面

。大家可以各取所需,也可以搭配使用。马上到来的

双十一

,修丽可有着非常划算的促销活动,紫米精华/发光瓶买

30

ML送

30

ML

,CE抗氧精华+紫米精华套装/CF抗氧精华+发光瓶套装加送

各15ML小样

。而看到这里的你,直接在订单页面备注

,加送

夜间精华4ml2支

(价值400元)。密令不同享,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

修丽可紫米精华荣登#天猫V榜#

复制下面淘口令,打开天猫/淘宝

APP

抢先加购,

记得备注“

壳”哈!

¥ARG5YpVcbr5¥

参考文献

(1) Cho, B. A.; Yoo, S.-K.; Seo, J.-S. Signatures

of

Photo-Aging and Intrinsic Aging in Skin Were Revealed by Transcriptome Network Analys

is

. Aging (Albany. NY). 2018, 10 (7), 1609–1626.

(2) Lephart, E. D. Skin Aging and Oxidative Stress: Equol’s Anti-Aging Effects via 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Mechan

is

ms. Ageing Res. Rev. 2016, 31, 36–54.

(3) Marrot, L. Pollution and Sun Exposure: A Deleterious Synergy. Mechan

is

ms and Opportunities for Skin Protection. Curr. Med. Chem. 2018, 25 (40), 5469–5486.

(4) Oresajo, C.; Stephens, T.; Hino, P. D.; Law, R. M.; Yatskayer, M.; Folt

is

, P.; Pillai, S.; Pinnell, S. R. Protective Effects

of

a Topical Antioxidant Mixture Containing Vitamin C, Ferulic Acid, and Phloretin against Ultraviolet-Induced Photodamage in Human Skin. J. Cosmet. Dermatol. 2008, 7 (4), 290–297.

(5) Shin, S.; Kum, H.; Ryu, D.; Kim, M.; Jung, E.; Park, D. Protective Effects

of

a New Phloretin Derivative against UVB-Induced Damage in Skin Cell Model and Human Volunteers. Int. J. Mol. Sci. 2014, 15 (10), 18919–18940.

(6) Chen, J.;

Li

, Q.; Ye, Y.; Huang, Z.; Ruan, Z.; Jin, N. Phloretin as Both a Substrate and Inhibitor

of

Tyrosinase: Inhibitory Activity and Mechan

is

m. Spectrochim. Acta. A. Mol. Biomol. Spectrosc. 2019, 226, 117642.

(7) Vassal-Stermann, E.; Duranton, A.; Black, A. F.; Azadiguian, G.; Demaude, J.; Lortat-Jacob, H.; Breton, L.; Vivès, R. R. A New C-Xyloside Induces Modifications

of

GAG Expression,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PLoS One 2012, 7 (10), e47933.

(8) Sok, J.; Pineau, N.; Dalko-Csiba, M.; Breton, L.; Bernerd, F. Improvement

of

the

Dermal Epidermal Junction in Human Reconstructed Skin by a New C-Xylopyranoside Derivative. Eur. J. Dermatology 2008, 18 (3), 297–

30

2.

(9) Deloche, C.; Minondo, A. M.; Bernard, B. A.; Bernerd, F.; Salas, F.; Garnier, J.; Tancrède, E. Effect

of

C-Xyloside on Morphogenes

is

of

the

Dermal Epidermal Junction in Aged Female Skin. An Unltrastuctural Pilot Study. Eur. J. Dermatology 2011, 21 (2), 191–196.

(10) O’Neill, C. A.; Sultana, R.; McBain, A. J. Strain-Dependent Augmentation

of

Tight-Junction Barrier Function in Human Primary Epidermal Keratinocytes by Lactobacillus and Bifidobacterium Lysates. 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13

, 79 (16), 4887–4894.

(11) Draelos, Z. D.; Yatskayer, M.; Raab, S.; Oresajo, C. An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a Topical Product Containing C-Xyloside and Blueberry Extract on

the

Appearance

of

Type II Diabetic Skin. J. Cosmet. Dermatol. 2009, 8 (2), 147–151.

(12) Zubair, R.; Lyons, A. B.; Vellaichamy, G.; Peacock, A.; Hamzavi, I. What’s New in Pigmentary D

is

orders. Dermatol. Clin. 2019, 37 (2), 175–181.

(13) Bala, H. R.; Lee, S.; Wong, C.; Pandya, A. G.; Rodrigues, M. Oral Tranexamic Acid for

the

Treatment

of

Melasma: A Review. Dermatol. Surg. 2018, 44 (6), 814–825.

(14) Saeedi, M.; Eslamifar, M.; Khezri, K. Kojic Acid Applications in Cosmetic and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Biomed. Pharmacother. 2019, 110, 582–593.

(15) Desai, S.; Ayres, E.; Bak, H.; Manco, M.; Lynch, S.; Raab, S.; Du, A.; Green, D.; Skobowiat, C.; Wangari-Talbot, J.; Zheng, Q. Effect

of

a Tranexamic Acid, Kojic Acid, and Niacinamide Containing Serum on Facial Dyschromia: A Clinical Evaluation. J. Drugs Dermatol. 2019, 18 (5), 454–459.

(16) Chhabra, G.; Garvey, D. R.; Singh, C. K.; Mintie, C. A.; Ahmad, N. Effects and Mechan

is

m

of

Nicotinamide Against UVA- and/or UVB-Mediated DNA Damages in Normal Melanocytes. Photochem. Photobiol. 2019, 95 (1), 331–337.

医护之家

医护之家

医护之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