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 孙新爱 通讯员 王晓亮 高洁 德州报道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任洪波教授团队运用消化内镜技术成功为一名胃底黏膜下肿瘤患者实施切除手术,此次手术首次应用双钳道双弯曲内镜,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
据了解,57岁的刘先生(化名)不久前行胃镜发现胃底黏膜下肿物,大小约1.5cm,消化内科医师结合CT及超声内镜结果,诊断病变倾向于良性肿瘤,但是存在恶变倾向,遂建议患者进一步治疗切除病变。任洪波教授团队对患者进行了充分的术前评估,在详细对比了外科手术与内镜下治疗的优缺点后,患者首选全身麻醉状态下行内镜下微创治疗。
术中任洪波逐层剥离肿物,手术进展非常顺利,在肿物即将剥离完成时,病变突然翻入腹腔摇摇欲坠,一不小心将“掉”入腹腔,一旦发生这种情况,需要再次行外科手术捞取“逃逸的肿物”,无疑会明显增加患者的痛苦及治疗费用。虽然术前已预料该情形,也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于瘤体上固定牵引夹,但肿瘤质地坚硬且光滑,反复尝试用钛夹+牙线辅助将瘤体牵拉回胃腔,均未成功。这时任洪波及时更换双钳道内镜,于一内镜孔道送入异物嵌固定瘤体,将其缓慢拉回胃腔,然后另一孔道送手术器械继续剥离病变,快速切除剩余黏膜并完整送检,此次双钳道双弯曲内镜的登场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解决了普通内镜一次只能应用插入一个器械的问题。
双钳道内镜是以内镜下治疗为主要用途的治疗用内镜,配备了大钳道和常规钳道,其中大钳道适应粗而有力的治疗器械的插入,小钳道端部有抬举器,可以调节插入器械的方向。双钳道可同时插入不同的治疗器械,犹如“双手”协调操作,既可减少术中器械的更换频率,又能克服单腔道内镜“单手”操作在内镜下治疗时的许多不足,成为内镜医师强有力的辅助手段,为推进医院“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微创四级手术优先化”的理念助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消化内镜室成立于1984年,距今已有30余年的历史,截至目前具有内镜操作资质的医师有29人,现在运行有奥林巴斯290主机5台,宾得主机4台,胃镜23条,肠镜24条,十二指肠镜2条,放大胃镜2条,超声内镜主机1台,超声内镜1条,治疗胃镜2条,治疗肠镜1条,经鼻胃镜1条,双钳道双弯曲胃镜1条,小肠镜1条。近年来,在消化内科执行主任朱黎英的带领下,消化内科医师不断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精益求精,为广大德州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