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曹芳 医生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曹芳 医生的知识,包括曹芳医生案例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如何评价曹爽?历史上的曹芳究竟是不是傀儡皇帝?曹操手下谋士官职三国曹操取天下之后是如何评价曹爽?大家眼中的曹爽,通常是“擅权和无能”的代表人物。其实也未必,通过史书,也许你能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曹爽。说到曹爽,我们必须要提到三国时代的一次失败的改革,这次改革在历史上籍籍无名,但很重要,直接导致了政治格局的大变动,也为后来的历史走向埋下了伏笔。
这就是“正始改制”。
我发现,大多数喜欢看《三国》的朋友都实际上并不读完。有这么几种类型:
1.看到刘备驾崩白帝城停止的
桃园三兄弟都完蛋了,向“东吴鼠辈”的报仇也没有成功,心下不忿,中断阅读;
2.看到赵子龙病故即停止的
银枪白马在斜阳中渐行渐远,最后的英雄逝去,能打的都死光了,再无精彩的厮杀,兴尽而止;
3.看到诸葛五丈原归天为止的。
最后的希望破灭,无法接受伟大的理想在苟延残喘中幻灭成灰,掩卷长息,不忍再读。
其实,后三国时代也是有故事的,曹爽就有故事。关于他的故事,《三国演义》的描写和史书《三国志》基本上一致。曹爽是曹真的儿子,属于皇族。他老爸曹真很厉害,史书说曹真本姓秦,父亲为支持曹操的事业被官员杀害,曹操“哀真少孤”,收为义子,精心培养。自小就随曹操东征西杀,立下汗马功劳,文武双全,“以智谋自矜”,他曾经做过曹军最精锐的部队“虎豹骑”的主将。曹真和曹丕关系特别好,曹丕篡汉建魏,曹真成为了大将军。
曹真死得早,儿子曹爽和曹叡自小关系不错,曹叡即位后,让他当了武卫将军,守护皇宫。曹叡命短,临死前本来打算把大权交给燕王曹宇,让他来扶保太子曹芳。但朝中重臣孙资和刘放和曹宇之间闹过别扭,就推举曹爽和司马懿掌了权。曹爽“拜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军权、政权都抓到了手中。
曹爽这个年轻人起初还是很有礼貌的,对司马懿这个老前辈“恒父事之,不敢专行”,“引身卑下,当时称焉”,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但是,权力这个东西比较有魔性,拥有了就怕失去,占据了就想扩大。
曹爽最大的威胁就是司马懿,他的心腹何晏、丁谧就给曹爽出主意,认为司马懿“有大志而甚得民心,不可以推诚委之”。就将司马懿尊为太傅,名褒实贬,削去了军权,而任用曹羲、曹训、夏侯玄等人控制住了禁军。曹爽稳固了自己的权力以后,在主政期间,他的政治集团提出了改革制度,这就是“正始改制”。
“正始改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官制改革
汉末选拔官员靠的是“察举”、“征辟”,豪门望族基本上就垄断了仕途之路。曹操掌权时搞“唯才是举”,但当时政治形势复杂,曹操也要利用和依赖各方势力,无法完全脱离时代进行改革。
曹丕时代,为了对抗宗族内部日益壮大的势力,在陈群和司马懿的主导下,搞“九品中正制”,利用士族对抗宗亲。
曹叡时代,“九品中正制”逐渐沦为政治集团争夺人才的选拔与任免权的工具,中央掌权的门阀士族通过掌握“中正官”,就能将地方的权力揽入怀中。
曹爽集团搞官制改革,削减中正评定地方官员品德、能力的权力,而是只考察官僚的日常行为,就是为了削弱中央官员对地方的插手。
这其实对加强皇权,集中权力是有益的,但肯定要得罪相当一部分朝廷重臣。二、郡制改革
大家看三国,发现在汉末时候,很多地方官都权力很大,中央根本指挥不动些太守和刺史,这些人掌握着地方政权甚至兵权,他们与地方豪强勾连,与中央对抗,导致纷乱四起。汉室对这些地方官员的控制力非常衰弱,根本无法约束他们。州、郡、县三级平行的行政制度也产生了大量的冗官。
曹爽集团提出要废除郡制,就是想要中央的权力能够直插地方基层,削弱地方豪强的实力,稳定国家。
这对于中央集权也是有好处的,但是肯定得罪大批的中层官员和地方豪强。
三、抑制奢靡
这主要是针对曹叡时期的大规模土木建设,征发劳役,对农民正常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
这项改革也没有什么可指摘的,不是什么坏事。
随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将曹爽集团一网打尽,具体过程大家都清楚,就不多说了。即然曹爽失败了,那么史书当然不会给他什么好的评价。
1.司马懿认为曹爽利用权力占据了数百顷田地,罪大恶极。
凭心而论,数百顷田地算什么屁事,你司马家莫非占得少了?
2.曹爽收留了一部分曹叡的才人和宫女。
“私取先帝才人七八人,及将吏、师工、鼓吹、良家子女三十三人,皆以为伎乐”
曹叡死了,低级的才人和宫女有一大堆,曹芳年龄那么小,要这些姑娘们有什用?遣散出宫,也没有家人可以投靠,曹爽收到府中也不算什么事,难道非要让女孩子们去乞讨、饿死?3.兄弟共掌禁军
这也没有什么可批判的,不掌握兵权能行?曹操不是这样干的?你司马懿不是这样干的?
4.作窟室,绮疏四周,饮酒作乐
这屁事都算不上。
5.擅取太乐乐器、武库禁兵。
说曹爽偷东西,这罪名顶多也就拘留几天。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比较冒险,当时的优势仍在曹爽一边。但司马懿控制住了曹爽集团的家人,双方兵戎相见,司马懿肯定要大开杀戒,斩了他们满门。曹爽终于屈服了。但曹爽屈服了,司马懿就不斩他满门了?当然不行,仍然“夷三族”,杀得血流成河。
政归司马氏,司马家大获全胜,“正始改制”彻底失败。但也同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司马懿死后,政权再由司马师、司马昭陆续掌握,寒门出身的人才再遭排斥,兄弟俩在各层级安插心腹党羽,笼络豪强门阀,国家权力做为政治交易,中央集权的能力进一步削弱,国力分散,朝政越加腐朽。西晋建立没多久,就彻底暴露了虚弱的本质,一盘散沙的权力格局根本扛不住任何狂风暴雨的摧残,随后就是“衣冠南渡”。
历史上的曹芳究竟是不是傀儡皇帝?在历史上,曹芳在八岁时继承皇位,因为年龄小,所以此前的明帝在临终前将一切事务交由司马懿和曹爽辅佐处理,成年后又因为他荒淫享乐,不思朝政,故而被司马师废其帝位,由此可以说他是个傀儡皇帝。
曹芳(232-274),字兰卿,魏明帝之子,但对其真实身份,也有其他说法,比如《魏氏春秋》中就指出,曹芳可能是任城王曹楷的儿子,由此推之,也就是曹操的曾孙了。
此前,曹丕与曹叡在位时,采取的是疏远同姓,重用异姓的策略。明帝时,司马懿得到皇帝倚重。特别是随着他在军事上的节节胜利,其势力不断得到壮大。魏明帝青龙三年,也就是公元235年,曹芳被封为齐王,四年后又被立为太子,同年更是登基成了新的皇帝,年号为景初,次年又改年号为正始。
按照最初的约定,司马懿与曹爽,前者为太尉,后者为大将军,两人共同辅佐新的帝王曹爽。在此期间,司马懿精诚辅佐,倡导节俭,反对奢华。在农业水利方面,他也推行了许多积极措施,比如兴修水利,开凿广漕渠,引水灌溉农田。在军事上,对外采取积极防御为主的战略措施。
与司马懿相比,大将军曹爽则只顾着贪图自我享乐。曹爽出身皇室,原本就是个风流的公子哥,不仅自己寻欢作乐,而且还时常会带上小皇帝在后宫闲逛。为了谋得大权,他先把司马懿提升为太傅,但并不给实权,此后还将自己的弟弟委以统领御林军的重任。之后,曹爽更是奢侈骄纵,结党专权。247年,曹爽听从谋臣奸计,请太后垂帘听政,还革去了司马懿的兵权,最终迫使他装病而不再过问朝政。两年后,司马懿实行兵谏,将曹爽兄弟及众谋臣处死。从此之后,曹魏的实权随即被司马懿控制。
251年,司马懿病逝,其子司马师随之独揽朝中大权。嘉平六年,即254年,司马师以太后名义召集百官,以曹芳荒淫无道为由,将至罢黜。曹芳退位后,被封为齐王,公元274年去世,终年仅四十有三。
曹操手下谋士官职曹操手下谋士众多,曹操许下谋士不同官职。比如最器重郭嘉就授予军师祭酒,程昱授予尚书、东中郎将、奋武将军、卫尉。其他官职还有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尚书令、太尉。满宠授予太尉、大将军、都督、偏将军、假节、执金吾等等。
三国曹操取天下之后是曹操是一代枭雄,在他的谋划之下,三足鼎立变成了曹魏不断壮大,称霸天下。本来魏蜀吴三家,曹操的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东汉末年诸侯林立,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却"挟天子以令诸侯"稳坐钓鱼台。在与各地诸侯的混战中,曹操势力逐渐增强,也逐渐控制了东汉朝廷的生杀大权,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直到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东汉王朝,建立曹魏政权,并定都洛阳。但是,仅仅过去了四十余年,曹魏政权就被颠覆了,而且是被自己重用的臣子司马懿的后人颠覆的:司马炎改弦易辙,建立晋朝,曹魏就此灭亡。曹操聪明一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辛苦打下的天下,最后落到司马懿的手里。
司马懿托孤,诛灭政敌曹爽
魏明帝去世,召见司马懿,请他做托孤之臣。公元239年,年仅八岁的齐王曹芳继位,司马懿乃与大将军曹爽一起接受魏明帝的遗诏辅佐曹芳。齐王曹芳在即位之后,司马懿任侍中和录尚书事等职,与大将军曹爽各统精兵三千人,共执朝政。
曹爽争权排挤司马懿,意欲使尚书奏事先通过自己,以便专权向皇帝进言,改任司马懿为大司马。后经朝臣们劝说,才改任司马懿为太傅,效仿西汉丞相萧何那般可以剑履上殿。但是,司马懿似乎不为所动,韬光养晦,拒绝不让子弟为官。
直到公元249年,司马懿突然发动高平陵政变,解除曹爽大将军的职务。不久之后,曹爽被冠以谋反之罪而被夷灭三族。
废除曹芳,司马家掌握大权
之后,司马懿及子司马师、司马昭陆续压平了起自淮南的王凌、毌丘俭、诸葛诞)的军事叛乱,史称"淮南三叛",以此巩固了司马家的统治。
254年,张皇后的父亲光禄大夫张缉和中书令李丰等人图谋解除司马师的兵权,另立夏侯玄为大将军。但是事情败露,他们被司马师搜出"衣带诏",最后遭致腰斩灭族。
司马昭奉命出击蜀国姜维的部队,到达京师,曹芳在平乐观观兵。许允与左右亲信谋划,乘司马昭请辞的时候将其杀死,率领这支部队讨伐司马昭。当时的诏书已经写好,但曹芳因恐惧失败招致杀身之祸而没有执行。
同年9月,司马师上奏太后废掉皇帝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自此曹芳搬出了洛阳皇宫,在河内郡重门营建造齐王宫,和诸侯王一样的待遇。
曹髦除司马昭被反杀,傀儡皇帝禅让皇位
260年,魏帝曹髦不甘心司马家族威胁自己的帝位,想要摆脱司马家的控制。于是,他召见王经等人,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后来,他带领冗从仆射李昭和黄门从官焦伯等人,穿上铠甲手持兵器,率领亲兵讨伐司马昭。司马昭的亲信贾充派遣武士成济反杀曹髦,事后成济为此事背锅被处死,而司马家族则没受半点牵连。
司马昭另立常道乡公曹奂为帝,成为了彻彻底底的傀儡皇帝。后来,在司马炎的逼迫之下,曹奂把曹家的天下彻底拱手让给了司马家。
没想到,曹操辛辛苦苦经营了几十年的天下,最后都成了为他人做嫁衣。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曹芳 医生和曹芳医生案例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