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大忙里偷闲,带媳妇孩子去看了《哪吒》,被这个痞痞的小哪吒吸粉了。
不过,听说牙医圈最近在讨论哪吒的口呼吸问题,这典型的腺样体面容,到底有哪些危害,该怎么解决呢?
科大大今天就来和你唠唠。
01
腺样体“变胖”的5大罪行
其实说起来,腺样体和扁桃体同属于一个叫“咽淋巴内环”的战队,这个战队是由一群淋巴细胞组成,能产生抗体。
但是,这个本是宝宝抵御外敌的“英雄”,结果因为“肥胖”,变成了娃导致疾病的凶手。
肥胖的腺样体分两种:
一种是正常的生理性肥大,在6-7岁时达到最高峰。
另一种是病理性肥大,确切病因还不明确。
但当娃的腺样体受到
反复炎性刺激
,就会发生病理性过度增生,引发
各种病症:
①
影响鼻涕排出,造成鼻涕在鼻腔内积聚,
鼻塞,引起鼻炎、鼻窦炎。
②
阻塞咽鼓管开口,引起
分泌性中耳炎
,产生
耳闷、耳痛、听力下降
等症状。
③
长期呼吸不畅,张口呼吸可能会让
面部发育变形
,成为
腺样体面容:
牙齿前突,唇外翻
上唇短厚翘起、下巴前伸下垂、鼻唇沟消失、门牙突出、咬合不良……孩子常常表情呆滞,越长越难看。
④
打鼾会因呼吸不畅、缺氧而
影响智力发育
,宝宝无法进入深度睡眠,
影响生长激素分泌,易导致身材矮小。
⑤ 腺样体肥大,也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病因之一。
注:OSAHS是一种睡眠呼吸疾病,可能会呼吸暂停,如没及时纠正,有因过度缺氧而发生猝死的可能。
02
表征+检查,锁定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的学名叫“咽扁桃体”,长相嘛,像半个剥了皮的橘子:
那么变成“胖橘子”的腺样体,会让宝宝有哪些表现呢?
腺样体肥大有哪些表现?
太多不想说,太长不想看?简单概括就是这5种表现:
建议家长带娃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找医生确诊。
怎样检查确诊?
不要妄想可以通过鼻子直接看到腺样体,它在人体的鼻咽部,位置比较隐蔽,是需要通过
影像学来诊断
。
说人话,就是通过
拍片或做鼻镜
来检查,看腺样体的肥大程度(即腺样体阻塞鼻孔的程度):
一般 Ⅲ 度以上肥大的宝宝,打鼾、张口呼吸、鼻塞程度明显。
如果宝宝腺样体肥大,已经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一定要积极接受治疗。
6岁之前是最佳治疗时机,越早越好纠正。
03
出现7种情况,考虑切除腺样体
腺样体肥大,一般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对于大多数腺样体肥大,如果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偶尔打呼的情况,一般首选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
如
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
(
糠酸莫米松、氟替卡松
)、
抗白三烯药
(
孟鲁司特
)。
但是,退化的过程有时并不那么顺利。
手术治疗
经过保守治疗还是没有改善,同时出现以下情况:
扁桃体炎经常反复发作;
连续3年每年
感染发作
不低于3次
;
或
连续2年每年
感染发作
不低于5次
;
或
1年内
感染发作
不低于7次
;
并发扁桃体周围脓肿病史;
扁桃体和腺样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及发声;
慢性扁桃体炎已成引起其他器官病变的病灶,如心肌炎和肾炎。
家长就要听从医生建议,结合各方面利弊分析,先做全面评估后,再决定是否手术切除了。
04
高频问题,问一赠二
最后,科大大在唠叨一下大家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
Q1: 切除会影响免疫力吗?
手术后,短期内部分抗体可能有所下降,一般会在半年后恢复正常。
Q2: 可以不做手术吗?
其实,早发现早治疗,多数情况下可以避免手术的。
但症状严重,保守治疗又得不到改善,大家也不用过度恐惧和排斥手术,毕竟这在耳鼻咽喉科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手术了。
而且,根据
美国儿科学会 (AAP) 和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会 (AAO-HNS)
的指导方针来看:
手术切除,被认为是治疗2岁以上健康儿童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引起 OSAHS的一线治疗方案。
Q3: 不适合手术怎么办?
对于不适合接受手术的孩子,或者已接受手术但仍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的宝宝,可尝试用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PAP)
治疗。
说人话
在宝宝睡觉时,用面罩或者鼻塞持续把氧气送入宝宝的呼吸道。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