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昆明胡须种植有哪些价位的选择的问题,以及和你打卡过哪些网红城市?哪座是你的最爱?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历史上有哪些灭门惨案?云南自媒体达人有哪些战争史上,你见过哪些命硬的将军?昆明哪里有学花艺的地方?你打卡过哪些网红城市?哪座是你的最爱?历史上有哪些灭门惨案?说到灭门惨案,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是悍匪之一,却被称为“执法者”,他的事也不得不提,因为全家死绝,而走上犯罪的道路,一个人用冷兵器(单刀)将对方一家包括亲戚全部杀死。
他就是董震,1957年8月3日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牛家佃。他祖上三代富农,都十分有钱,可是俗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解放后,土地改革,董家被教育、改造成贫农。
在父亲董祥这一代,董家算是中道陌路,右腿还在批斗中受了伤,有时候下地干活都十分艰难,这样一来,这个家庭更加步履维艰,最早的一个妻子后来一气之下病死。
此后,董祥再婚,有了董震。董震的出生,令这个脆弱的农民家庭,又有了生机,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可是家庭实在是太贫困了,一直到董震34岁,还没有娶上一个媳妇。
1991年,董震的母亲积劳成疾,一病不起,为治病保命,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那是董震攒的娶媳妇钱),又借了外债,最终因为交不起手术费,被医生“请”出医院,病死家中,遗体埋在董家的田里。
那时西北干旱,赤地千里,整个耕种区几乎颗粒无收,董震为了能让父亲和自己吃饱饭,想尽了一切办法,几乎能把吃的东西都吃了,转过年来,父子两本想来年春天在好好种地,希望下一年能有个好收成。
可是没想到,92年开春,邻居有个叫郭宝财的恶霸,是冯乡长的外甥,想要霸占邻居家的房产,那两户村民,迫于郭舅的势力,只好忍痛割地,以求保全,或多或少象征性的得到了一些经济补偿。
而只有董家据理力争,于是到最后也成了最惨的一户,因为郭觉得董家比较好欺负,只有一个老头和一个光棍,硬是一分钱没给,还带人打了父子俩一顿。
董震无奈,只能带着父亲在自家耕地搭建了一个茅草房,简单的住着。董震的父亲董祥在没多久便去世了,孝顺而又胆小怕事的董震,为自己的无能深感内疚,此后,四处告状、上访,未果。
在这期间,郭强占董家耕地(扩修郭家祖坟)。董震回到家之后,发现连自家的祖坟都被郭宝财推平了,董震更加不能忍,最终在当天晚上抄家伙(刀),有说是他从城里买的,有说是刘军(铁匠)打的,还有说是铡草刀改的。
他直接来到了郭家刚修的这座气派的房子前,一般来说,农村睡觉都比较早,今儿个是赶上有喜事儿。前些日,霸占三所民宅,而后,又强买半个院子(因为刘军不太好惹,就吞并了邻居半个院子)。
这个房子的正房、偏房、东房、西房、门房,院子大的能开进卡车。9点钟左右,郭家大院还亮着灯今儿个,郭家排摆酒宴,请的是近亲好友,在场的包括冯乡长和他俩儿子。
董震手提单刀,“啪”“啪”“啪”扣打门环,郭宝财的叔辈兄弟,刚从墙边儿的茅厕出来,有点喝多了,晃着身子去开门,“嘎吱”门开了,这会儿,才眨巴着眼睛问,“谁呀”。
董震并不答言,一把揪住他脖领子,“扑哧”一刀,人头砍下。随后拎人头进了院,借灯光,透过窗户看,董震一眼就认出了正当中坐着的是冯乡长,郭宝财和他爹站立两厢,提杯敬酒。
冯乡长的俩儿子挡酒助兴:“你先干了!”其他人跟着顺风说:“干了!干了……”,董震进屋,冯乡长坐正座,脸冲着门,所以最先看见董震,还没等他反应过来。
董震一抬手,“啪嗒”将人脑袋扔酒桌上,众人乱作一团,桌子也翻了、椅子也倒了,杯、碗、盘子散落一地。郭宝财先是慌了手脚,随后回过神儿来,喊到“哥几个,抄家伙!”。
说着便去拿酒瓶子,还没等举起来,胳膊刚抬了半截,董震这刀可就到了,奔他前心扎进去,手腕子一翻,刀刃斜着,从他肩膀头出来,郭宝财倒地,折腾几下,蹬蹬腿儿,不动了。
冯老大弯腰,划了把凳子,腰还没等直起来,董震的刀就到了,刀尖朝下,从他后腰眼儿扎进去,冯老大翻身倒地,瞪着眼珠子,鼻子口冒血,冯老二,伸手要开立柜门(柜里有把猎枪),手还没等摸到立柜,就被……
冯乡长不顾丧子之痛,拔腿奔门口便跑,腿还没等迈过门槛儿,董震抢步上前,一把抓住冯乡长的裤腰带,将他举过头顶,冲天一刀,随后刀锋乱舞……,其他人见状都跑了。
郭宝财他爹方才昏死过去,这会儿又明白了,开立柜拿枪,瞄准董震,按动扳机,但被一把血淋淋的刀,堵在枪口上,枪口冒着烟,空气里掺杂着火药味。整个过程也只在几十秒钟。
董震拎刀,直奔西边那间房(除正房外,西房还一桌酒席,多是妇女儿童),一老太,拿把剪子,冲了过来,说:“我跟你拼了!”,结果被一刀封喉。董震将郭宅的人,刀刀斩尽、刃刃诛绝。
此后,他选择和呼兰大侠一样浪迹天涯,专杀警察。因为他认为父亲被打致死,如果警方及时出警、秉公执法的话就不会发生。
当然没有人愿意成为一个被世人唾骂的悍匪,而董震虽然有着比较悲惨的遭遇,被逼上绝路才堕入黑暗的,所以才被称为“执法者”。当然这件事已发生,不管怎么说,他的做法不值得推崇,也该作为反思!
图片资料信息源于网络,侵删!
云南自媒体达人有哪些#大理小黑哥#云南阿鹏弟#裴你吕行#逃离市井#嬉皮怪客#小刘的流浪生活#柚子学姐#大理宝宝#断臂男孩#旅途之光#樊格格#楚良的旅行#有财杂货店#甜糯糯#木头洽洽#已导欠#一朵小森林#果农爸爸#大其#欢哥团队#大理生活记#张好土#喜白鱼#大理阿杜#大理听晨海景客栈#孤单北半球#苹果不甜#松田治#怪哥探店大理#寻味大理#小树#橘子先生爱旅行#大米#李大小姐#云歌房探#大理心旅#旅行的张可爱#林小厦#黑野猪#豆子在大理#莱见#大王#云南贡菜姐#昆明七彩汽车#杨冬儿#
青十传媒#御逸传媒有限公司#南涧县食用菌协会#大理启迪K栈众创空间#加油大理#大理州青年企业家协会#蒲公英青创园#米当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万咖咖啡#云南金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滇陲供应链#大理州电子商务协会
战争史上,你见过哪些命硬的将军?1958年8月21日,小蒋携“国防部长”俞大维到金门视察,当晚返台后嘱俞大维留下主持修订防御计划。两天后的下午5时许,“金门防卫总司令”胡琏与三位副司令赵家镶(原卫立煌的参谋长)、吉星文(卢沟桥事变时第29军的团长)、章杰(黄埔六期,时任空军中将)共同设宴,款待“上差”俞大维。
(吉星文中校)
宴会的地点选择在金门岛翠谷湖的湖心亭中,几个人酒过数旬后已是微醺,步行走回北太武山的防卫司令部,在司令部门前的草地上又闲谈了一会。期间胡琏进屋喝了点水,就在他再次走出司令部掩体时,1958年8月23日晚6时30分,对岸459门大口径火炮同时吼叫起来,第一批炮弹呼啸而来,胡琏顿觉不妙,第一时间连滚带爬缩回地下隐蔽部,逃过一劫。
外面那几位就惨了,俞大维被卫士护着躲到路边的岩石下,轻伤;赵家镶和章杰当场毙命,后者连尸体都没找到;吉星文被炸成重伤,次日也告不治,也就是说,胡琏的三个副司令一家伙全部挂了,他的参谋长刘明奎也伤得不轻,偏偏就是他毫发无损,如果不是喝了那口水,这个“金门王”就成为“金门鬼”了,可谓命硬。
(胡琏上校团长时期)
这已经不是胡琏第一次死里逃生了,早在淮海战役黄维兵团覆灭的1948年12月,发现大势已去的黄维决定分散突围,并给兵团前三号人物各自准备了一辆坦克。其中1号坦克是司令官黄维的,2号坦克是副司令胡琏的,3号坦克是副司令兼85军军长吴绍周的,胡琏为了表示尊重黄埔一期的师兄,特别谦让把最新的一辆给了黄维,准备停当后,三辆坦克同时出发向外逃窜。
在经过一条小河时,第1、2号坦克经过后轧断了桥,导致3号坦克的吴绍周被俘。不久第1号的新坦克鬼使神差抛了锚,黄维只好爬出坦克在野地里狂奔逃命,终于还是被抓。只有胡琏乘坐2号坦克一路向南逃窜,路上曾经多次遭遇解放军部队,有的是指战员们误以为我军缴获的坦克,所以没有开火,有的是因为夜黑风高,开火后没有拦截成功,总之让这家伙逃了出去。
(胡琏中将)
期间胡琏曾探出身子寻找方向和道路(以月亮为参照),所以被我军火力杀伤,逃至涡河岸边时坦克也没有了油,刚好发现一条渡船,胡琏和卫兵用枪逼着艄公送他们过了河。随后又劫持一辆牛车继续赶路,终于撞见了从华中前来淮海战场增援的第20军,辗转逃回南京,若非运气超好,胡琏早就跟杜聿明、黄维等师兄去功德林相会了。
这还不算,胡琏的背部伤势看起来不重,其实非常危险,在上海教会医院动手术时居然取出了32块碎片,有几块弹片据称与心肺“仅一纸之隔”,确实是命硬,否则就算没有被抓俘虏,也得死在手术台上。回到南京后,他的老同学老部下们纷纷道贺:“伯玉兄岂止是命大,简直是命硬啊”!不久被任命为新的第12兵团司令官,前往广东潮汕地区重建部队。
(周福成、卫立煌和赵家镶)
再往前倒,1947年7月的南麻战役中,整编第11师被华野三个纵队加特纵团团围住,激战二天后已被压缩到核心阵地,胡琏即将面临全师覆灭的局面。绝望中,胡琏又祭起了抗战时期石牌保卫战那一套,率领师部全体人员焚香跪拜,乞求老天爷保佑,说来也巧偏偏天降暴雨,并且一下就是七天七夜,华野部队的进攻因雨迟滞,同时在南京蒋某人和陈诚的严令下,援军也终于接近,胡琏总算是命不该绝。
胡琏最后晋升陆军一级上将,卒于1977年,年70整。(小蒋和胡琏)
昆明哪里有学花艺的地方?有的呢。可以去网站上看一下,咨询一下。想学花艺的话,一定要看学习氛围和讲师资质。毕竟好的氛围可以给人带来更好的学习。
你打卡过哪些网红城市?哪座是你的最爱?
30
收藏分享转发到头条复制链接微信微信扫码分享新浪微博QQ空间举报三咧2022年04月26日
关注「西双版纳很好吃」,像是一种云南人之间秘而不宣的默契。
虽然全国人民都知道,西双版纳很美。
整个城市随处可见高大的棕榈芭蕉树,南传佛教华美的飞檐和塔尖,洋溢着树高花艳的异域气息。
晚上,澜沧江的夜风徐来。一天中难得的凉爽时段,夜市里游人如织,灯光汇聚成绚烂星河,像《千与千寻》的汤屋一样奇幻……
告庄的星光夜市
但我们想说,这里的好吃程度被严重低估了!为了吃值得专程前往的城市里,西南边陲的西双版纳绝对要有姓名。
热带昼长夜短,人们作息不同,因此催生出了全民宵夜烧烤的文化。好山好水养出好原料,加上庞大的蘸水体系,西双版纳的烧烤好吃得独一无二。
地处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相邻,境内还有12个少数民族,你能吃到风格绚烂的融合美食,不同寻常的调味蘸水文化,还有各种小众的冰饮糖水。
让外地人望而生畏的肥美虫虫们
西双版纳还是一个野生食材大宝库,在这里可以解锁无数罕见食物。
上次预告我们发过这张图,没人全答对它们的名字哦
景洪市区实在太好逛又太好吃了,呆了几天有点迷惑,何必大老远跑去泰国清迈,这里完全不输啊……
第一站全国独一无二的烧烤狂撸!
七点半,西双版纳迎来日落,烧烤摊上开始人潮涌动,整个城市都沉浸在热烈的烧烤烟火里。
当地人吃烧烤,往往呼朋引伴全家出动,似乎只有撸过夜宵一天才能画上句号。
除了全民出动的大阵仗,这里的宵夜时间也很漫长,很多夜市几乎彻夜通明。
在一家店还能看到功能不同的烤摊。一边卖成堆成谷的小串,种类繁多,价格低廉,一桌点上百支也不稀奇,像篝火堆一样壮观的肉串,飘着炭香,肉汁混着热油滋滋往下滴落。
另一边是火苗高涨的火塘,竹夹直接夹着大块食材或芭蕉叶包烧,画风原始生猛,香气热烈直接,看得人肾上腺素狂飙。
在烧烤摊解锁各种稀有部位
在这里吃烧烤,一定要试试各种有意思的罕见部位。烤奶渣,是猪的乳房,烤过后又香又脆,在微辣的腐乳酱里滚一圈,满嘴悠长的肉香。
胸膘是牛胸中最壮的部位,烤过后滋滋冒油,吃到嘴里有牛乳奶油香。
像肚尖这样稀少又难处理的部位,去得晚就吃不上!白灼肚尖质感介于鸡胸肉和象鼻蚌之间,外缘极韧,里边柔软,肉香澎湃,蘸特制芥末酱油吃。
喜欢重口味下水,这里有烤儿窝(胎盘)、烤牙床、烤牛鞭和牛蛋,等你来解锁:)
还有油呛各种部位,大量舂碎的姜丝、蒜、香菜和麻芊,加入鸡脚筋、臭牛皮、心管这些胶质丰富有韧性的部位。
呛过有十足弹性,滋味经得起咂摸,是版纳人晚上最热衷的下酒菜。
常见的鱼猪鸡烤出不常见的感觉
西双版纳烧烤历史真的太久了,据说几千年前当地人就已经深谙烧烤的精髓,“烤”也是傣族和其他世居民族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烹调方式。
当地有一种体型小巧的冬瓜猪,生长在原始的山区生态里,吃着天然饲料和野生芭蕉杆长大。
这些小猪生长速度慢,肉质细腻紧实,油脂浓缩,原汁原味烤着吃,要比普通猪肉香太多!
肥瘦相间的三线肉,脸颊肉,用小米辣、大蒜、姜、胡椒、花椒腌好,烤到滋滋冒油,瘦肉收紧锁住汁水,脂肪莹润放光,每口都会爆出浓缩的肉香。
贯穿而过的澜沧江,以及星罗棋布的水库,也为西双版纳带来了非常丰饶的水产,傣族人非常擅长做鱼。
当地人吃得最多的罗非鱼(在上海很多云南餐厅也是常客!),刺少,肉嫩,傣族人爱用它做香茅草烤鱼。
鱼腹中填入各种新鲜和腌制的香料,用香茅草捆绑鱼生,在碳火上烤到鱼皮焦起。鱼肉吸饱香辛料,不仅不腥,还非常细腻鲜香。
这里漫山遍野的山林也适合放养土鸡。西双版纳有一种体型小巧的茶花鸡,来自土鸡和野鸡杂交,紧实健美,味鲜肉嫩。
烤鸡只要简单用盐和油处理一下,整只在炭火上烤熟,皮烤得蜷缩起焦脆,中间加一层薄薄的晶莹油脂,是我们今年吃过最棒的烤鸡!
这家曼飞龙烤鸡在告庄景区,在当地人和游客中人气都很高
提到版纳的鸡,一定不要错过当地的黄焖鸡,很多美食家会点名道姓专程来这里吃。
讲究的餐厅只用乌骨土鸡,每家有不同的秘密配料,除了常规香料,还会加入麻芊、山八角、苤菜根、藠头这类罕见原料。
焖到胶浆齐发,肉和皮收紧,鸡味极浓郁,连骨带皮整块啃咬,酣畅淋漓,越嚼越香。
再认识一种清新派烧烤包烧
还有一种特别有趣的烧烤形式,来源于原住民的智慧,全国也只有滇南这样热带植被覆盖的地方才见得到。
包烧,用芭蕉叶或柊叶把食材包裹,用夹棍在明火上烘烤熟透,最后的成品带着叶子淡丽纤细的清香。
蔬菜、水鲜、肉、豆腐、主食……所有想得到想不到的食材都可以包烧。
@阿卡寨
记忆最深是包烧芭蕉花,像植物版亲子丼,打开一包,空气里升腾起特殊的奶香,还深深浸到了肉和鸡蛋里。
@阿卡寨
吃烧烤的时候,请记得点一杯当地的老挝啤酒和酸角汁,啧啧,简直为烧烤而生!
特别是酸角汁,酸中带着灵动跳跃的清爽风味,冲刷着味蕾,比山楂汁雪碧可乐都解腻。
第二站
想吃懂西双版纳,先吃透他们的调味世界
在这里吃烧烤,不得不提到云南强大的蘸水文化。滇南有更多罕见的食材,更是把这种蘸水文化发挥到了极致。
从正式的宴席到夜宵的烧烤,不同菜对应不同蘸水,原料从水果香料到下水内脏海鲜,应有尽有;干、湿、酸、辣、甜,风格各不相同,绝不糊弄。
最有特色的喃咪,形态类似于湿蘸酱。
常见的番茄喃咪,把西红柿在炭火上烧熟,去皮,然后与葱、蒜、芜荽、香蓼草、野花椒、剁碎的小米椒、盐拌和而成。
除此之外还有菜花喃咪、螃蟹喃咪、剁生喃咪、烧辣子喃咪……
各种食材都可以蘸着它们吃,自由搭配。腐乳的咸香、小米椒柠檬香草的酸辣、还有各种胡椒辣椒调出的干蘸粉,一道菜能吃出十种味道!
每一家人气鼎沸的烧烤店,都有着自己津津乐道的蘸水配方,江湖中还有很多天价配方打死不卖的传说。
为什么版纳的调味这么厉害?
因为这里是个香料宝库!
西双版纳能拿来做调味的植物和食材,实在太多太多了。在菜场随处可见大把新鲜香菜,价格便宜,它们在当地人的厨房里,就像油盐酱醋一样稀松平常。
香蓼、香茅、苤菜、九层塔、大芫荽、薄荷……都是当地人信手掂来的香料,记它们名字时觉得很美,有一点远古遗风。
这些香辛料大多是野生的,味道更原始热烈,品种也分得细,比如芫荽(香菜),分大小两种,和我们熟悉的香菜外型、气味都不一样,香气直白猛烈。
我甚至在版纳爱上了折耳根的苦凉滋味,和上海吃到那种闷闷的腥很不同:
这里的香料大多不会预处理,味道直来直往,让人越吃越喜欢。
对比善于使用焙香干料的四川省,像两个相似又相反的面
西双版纳有着很独特的调味哲学,我们避之不及的酸和苦,也被调教出了万千风情。
热带感满满的酸
傣族有酸摆夷之称,当地提供酸的天然调料,两只手数不过来:酸巴果、嘎里啰、酸芒果、酸哆依、酸木瓜、盐巴果、酸叽叽……酸得风格各不相同,像音阶一样有强有弱,在菜里放一点,让人口齿生津。
嘎哩啰,云南特有的野生果子,舂开后可以做蘸料,当地人经常用来煮鱼和鸡。
酸多依能让舌头酸到发木!
水果的酸也很常见。在西双版纳,西番莲(百香果)随处可见,甜度高风味足,煮鱼的汤底只有泉水、香茅草、姜片和西番莲,味道非常清鲜。
西番莲拌凉粉@泰舂
还有一些酸来自于种类繁杂的腌菜,当地人每一餐都离不开它们。酸笋、酸腌菜、酸扒菜……可以用来煮鱼煮鸡煮一切。
水腌菜四棱豆一起清炒,一脆一软,一淡一浓互补,非常清新。
高级感十足的苦
版纳中有很多“苦”,一来清热祛火,二来让味道变得更有层次。
当地能提供苦味的野菜种类也巨多,足以让前半生只接触过苦瓜和莲子的我汗颜。
刺五加是原汁原味的”清苦“代表。在吃完一桌上火的烧烤后,来一碟这样生吃的野菜,清热降火,是一种原始但有效的平衡哲学。
苦凉菜是很家常的野菜,叶片青绿厚实,常常用来下汤或是清炒,爽口中带一些不偏不倚的微苦。
还有这样成串的苦子果,可以煮汤炒菜,也可以用醋和油炒一炒吃。
咬下皱缩的外皮,一股浓烈的苦味流窜口腔,又慢慢化开。不骗你们,在这道菜里我迷上了苦味,转瞬即逝的味觉转换会让人欲罢不能。
还有一种特殊的苦,来自于撒撇,一种用牛苦肠汁为蘸料的食物。嗯,大概,就是你们想的那个东西……
撒撇的吃法也有很多种,大致都是用牛苦肠汁加入酸辣调料、韭菜末,然后用米线蘸着吃,味道苦凉,回味却很曼妙。
第三站夏天就要冰冰凉的凉拌甜丝丝的点心
西双版纳午后真的好热好热,不夸张的说,在这里,白天的命是凉拌给的!
各种清爽、细碎香料的簇拥下,当地的水果、蔬菜、肉类和主食都可以被凉拌。
@糊辣子
看起来随意的凉拌,酱汁搭配也讲究冲突与调和的微妙中介点。
比如蚝油凉拌青芒果,爽脆微酸的青芒和咸香厚重的蚝油碰撞,大概是我们外地人想不到的意外组合。
外咸里脆,厚重蚝油汁衬得芒果芯更加清润多汁,像另一种思路的甘草水果。
@泰舂
和凉拌相对应的,是万物皆可舂
将食材、香料、调料丢进一个大木缸里,用木槌舂碎、捣和。原始物理方式砸开了不同味道的界限,也让它们彼此完美融合。
最有代表性的舂鸡脚,加入了炒过的花生、生空心菜、大香菜、柠檬、小米椒和虾酱,酸辣爽口,鸡脚的筋骨和胶质被舂开,更加入味。
@泰舂
这里还有很多邻近国家、不同民族风格的凉拌。
老挝因为以前物资贫乏,很擅长靠调味把平凡食材调教得熠熠生辉。老挝风格的凉拌调味偏甜,爱放炸蒜碎、生豇豆和特制老挝鱼酱。喏,这是一道酸辣过瘾的舂泰面,面条凉拌后劲道弹润,层层展开的植物香气,比普通泡面高级太多了。
@猩猩家
洋吻仙是一种小份的海鲜拼盘,在老挝风格调味下海鲜不仅毫无腥气,口感爽脆,滋味丰富,里面的墨鱼像百合一样清爽。
还有这样豪华大满贯拼盘!各种部位的肉、大肠、炸猪皮……中间是一大坨酸辣解腻的凉拌青木瓜,用生菜包着大快朵颐,口味平衡,非常过瘾。
@猩猩家
在湿热的西双版纳,一天喝很多冰饮真是顺理成章。五六点了,当地人还会晃悠悠去吃个下午茶。
六点钟的啰啰冰屋,座无虚席
版纳的小吃店很密集,最幸福的还是,不出景洪市区,你就能解锁周边国家不同风格的甜点小吃。
帕露达(泡鲁达)是缅甸传过来的冰饮,端上来流光溢彩,杯底像铺满了五光十色的宝石。
趴在杯子口闻一闻,不得不感慨,当地的椰奶椰浆品质真好呀,滋味纯,香气浓,喝完好久嘴里还是香香的。杯子底部是满满的西米、紫米、椰冻、番薯圆和新鲜椰丝,顶上插一块酥脆脆的面包片,吸饱椰奶后吃香甜加倍。
@啰啰冰屋
睡映椰用的是更浓郁的椰浆,有鲜灵椰香,每样配料都带着这股奶乎乎的香气,比起帕露达,这一杯的甜度反而更低。
@啰啰冰屋
稀饭也可以做得冰凉凉,甜丝丝,顶上铺着玫瑰酱、碎冰、舂碎的芝麻和红糖粉。
也是简单平凡的原料,但云南的玫瑰酱、红糖和米就是好啊,一样的配方,别的地方恐怕很难吃到这样细腻的红糖香、玫瑰香。
木瓜水加米凉虾、冰粉,也都是很受欢迎的冰饮。假酸浆籽粒挤出透明胶质,加入凉滑爽口的米凉虾、花生碎、绿豆,味道淡雅,有植物独有的奇异香气。
椰奶紫米露,紫糯米也是云南本地特产,细长而糯,咬开是浓缩的甜感和米香。
如果午后根本不想出门,就躺在酒店点外卖吧
第四站
再来品品这里的碳水吧!
滇南和泰国气候地形相似,大家都知道泰国米好,却少有人知西双版纳出产的米,品质也极高。
加上这里优质清澈的水源,用米做的一切自然好吃!
西双版纳早餐种类并不多,大多数人的一天从嗦一碗米线米干,或吃一包糯米饭开始。但这两样早点,全是众星拱月前簇后拥的大阵仗。
吃早饭对环境并不讲究,很多人拖过板凳坐在花坛边埋头就能吃很香@玉波早点店
米线,云南各地都吃,风格各不相同。版纳米线不像最有名的过桥米线一样讲究排场,而是汤底、米线、帽子(浇头)、调料随意混搭,好吃得质朴扎实。
比较特殊的是扁身米干。用米浆摊开蒸熟再切开,相比云南常见的圆形米线,它更软,薄韧有弹性,也更好地保留了米的清香。
@玉波早点店
汤底可以选猪肉、牛肉、花生甚至豌豆、豆浆,我们最喜欢这碗豌豆粉汤底,版纳普洱一带的特色。
豌豆煮成糊状,舀一勺倒在粉干上,再加入不同配料。粉干裹满豌豆浆,顺着嫩滑鸡血吸溜落肚,豆粉清香,一种温润淡雅的好吃。
@傣味早点店
拿到米线后,别忘了去旁边台子上自助加佐料,除了常规调味料,还能见到各种舂辣子酱、腌菜、折耳根酱油,种类多达二十几种,没忌口就尽情组合吧。
@傣味早点店
傣族对糯米的爱也深刻到骨子里。早上的糯米饭有几十种配菜可以选,和广东人喝粥一样隆重丰盛。
版纳的糯米,中芯有骨感,越揉越软,越嚼越香。
@西双版纳集贸市场
糯米饭最灵魂的配菜是酸干豆和干巴肉丝。酸汪汪脆叽叽的豆角,烤得又香又韧的牛干巴,和莹润饱满的糯米饭,都耐嚼,且滋味绵长纤细。
在这里吃碳水还有一种特别爽气过瘾的方式,手抓!
咸口的爱伲族手抓饭,特制熏肉剁成细肉丝,加入小芫荽,香葱,闪着油光,颗颗分明。草本清香混着油润肉脂,逼出的香气非常撩人。
@阿卡寨
甜口的手抓菠萝饭,鲜菠萝和糯米饭一起蒸,再把切细的菠萝果肉和饭掺在一起。
当地菠萝甜度高,风味足,无需任何修饰,整碗饭香甜得热烈直白,酸甜丝丝入扣,无处不在。
景洪还有很多缅甸小吃店,沙湾椰德纳的缅甸鸡油饭像是清淡版的海南鸡饭。鸡肉和饭收得极干,越吃越香。
@沙湾椰德纳,一份只要12元
香蕉巴拉达是蓬松和香甜加倍版的印度飞饼。焦酥外皮像简易版拿破仑,洋溢着香蕉和鸡蛋的甜甜奶香。
知道每一口都是热量炸弹,但就是忍不住贪吃
素檬耶则是缅甸版“咖喱可乐饼”,外皮炸得脆脆的,里面绵绵糯糯,鼓鼓囊囊的咖喱土豆泥,还有好多叫不出名字的香料来增加风味,每一口香味都在嘴里痴缠。
@沙湾椰德纳
老挝卷粉,莹润洁白的米浆皮里,包着细碎的黑木耳和肉末,在鲜红的酸辣蘸水里一带,清淡凉爽,木耳肉末在嘴里吱吱作响。
@猩猩家
最后
和我们去景洪的菜场走一走
直到吃不下了也不停留
如果你来西双版纳旅游,一定要去一次早晨的集贸市场。对我这样外省人来说,这里充满了奇珍异宝,像游乐园一样美好。
云南盛产野菜,西双版纳这样热带地区尤甚,市集上出售的野菜要比种植的大棚菜多得多。这种景象,在其他地区大概难以想象吧?
臭菜的叶子和刺菜有点像,闻起来并不像名字那样臭得不讨喜,而是有一种淡淡的橡胶味。
傣族菜里面有一道臭菜煎鸡蛋,臭菜剔除根茎老叶,只取幼嫩尖叶,切细后和鸡蛋一起煎。吃完觉得叫这个名字好委屈——这朵鸡蛋饼香软蓬松,有特殊的清野气息,和”臭“完全没有关系呀。
海草般柔顺的刺菜,根茎部长着许多柔软的小倒刺,清热解火,当地人会用它煮杂菜汤,一大锅不需要加太多调料,就很鲜美。
还能看到这样来自水边的温柔,青苔,生长在浅水里,可以煮汤鲜吃,大多数会加工成青苔干片。
只要油煎一下,干片就恢复细腻蓬松,香气像炒过的茶叶,又像海苔,相对于海洋,它带有山野和森林气息。用手搓碎后抓糯米饭蘸着吃,很是鲜香。
有些野菜,好像很眼熟,但一吃就会发现,要比外地大棚养殖果蔬的滋味,浓郁鲜活多了。
比如山黄瓜,有漂亮斑斓的外皮,削皮后生吃,味道比普通黄瓜浓郁,瓜瓤部分更是湿润多汁清甜。
还有形形色色的野茄子,长得玲珑可爱,也能直接生吃,清甜绵实的质感,和各种蘸水喃咪是绝配!
这里的野菜还有一个特点:顺应时令,四季繁盛,没有空档期。
光是笋,就有300多个品种!哪怕在炎夏,市场上依然在卖这样娇嫩欲滴的笋:
左:苦笋右:甜笋
早上刚从山上砍下的甜笋,只要在水里一汆,切片,配一碟蘸水——不辜负好食材的标准配置。
吃一口就惊了:几乎没有纤维感,完全不熟江浙最肥美的冬笋!
苦笋,直接煮着吃很苦,试了更家常的吃法:切成细丝和青椒同炒,口感接近茭白,但更爽脆,尾巴上带一点淡淡悠悠的苦意,很有意思。
关于云南风花雪月的想象,还有一半来自于花。
这个季节虽然过了吃花旺季,但仍能吃到一些常见的花。比如西双版纳最有代表性的芭蕉花,可炒可蒸可煮,吃法变化万千。
芭蕉花的花朵很大,入菜的是里面管状的花朵,切碎的芭蕉花和肉末一起炒,会升腾起摇曳柔和的香气,让荤腥也变得浪漫。
野菜还只是版纳食材库里的一部分,再往市集里面走,是五光十色的水产、生禽、干巴……
长胡子鱼是澜沧江里特有的土著鱼,清汤煮就很鲜美,配上焙香的小米椒、柠檬和麻芡蘸水,好鱼,用这样质朴的方法料理足够了。
巴扎郎也是澜沧江特有的小鱼,梭子般细长条,全身只有一条鱼刺,剔骨后整条唆进嘴里,肉质细腻鲜嫩,非常过瘾。
最绚烂夺目的,还属五光十色的热带水果,这个季节盛产菠萝、火龙果、芒果、榴莲、菠萝蜜,价格便宜,汁水丰盈,甜度爆表。
去西双版纳前,我们对它的印象也无外乎“著名国家级风景名胜”。云南的朋友却告诉我们,他们会为了吃专程去版纳。好像“西双版纳很好吃”出了省,就变成了一个秘密。
在这里吃了一个多星期,我们也可以两眼放光地告诉大家:下次去西双版纳玩,记得多吃几天饭啊!
最后,还有一些非常实用的小贴士
1.这次的行程主要围绕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首府景洪,下面还有勐海、勐腊两个县,每个县区都有各自的美食和景点。勐海烤鸡有很多云南本地人会专程驱车前往,有时间一定要去吃吃看。
2.关于旅游: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太丰富了,市区和下辖县都有很多天然和人文景点。
景洪市区这些值得去:曼听公园、告庄大金塔、总佛寺、热带花卉园。
市区外:望天树景区、南糯山、章朗、中科院植物园。
如果有时间,非常推荐大家去景洪车程1小时的中科院植物园,参加一次“夜游植物园”,这是我们此行最震撼的经历。晚上看不清风景,听觉嗅觉感官却被打开了,这个季节还能看到漫山遍野的萤火虫。需要提前预订,可以打电话向植物园询问。
3.关于交通:景洪有嘎洒机场,上海杭州等城市可以直达,昆明每天也有往返景洪的航班,机票不贵。
景洪市区不大,景区间有各种直通车,出行便利。打车记得打网约车,因为当地很多黑的士会宰游客。想去下辖县可以坐大巴,班次很多。
4.关于住宿:如果去版纳是为了深入本地美食,不推荐住在旅馆扎堆的告庄,更推荐住江对面主城区。
昆明胡须种植有哪些价位的选择和你打卡过哪些网红城市?哪座是你的最爱?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