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许昌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636岁优于全国平均水平758岁长葛市正规牙科

频道:整形问答 日期: 浏览:0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对于一个人而言,健康是享受幸福生活的前提;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健康是开创美好未来的根基。当我市向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时,全民健康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道新课题。

我运动我快乐-徐兵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卫生与健康工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提高改革行动能力,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始终将制定改革任务和狠抓改革落实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全市卫生与健康事业持续向好发展,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提档升级,健康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面两孩政策稳妥实施,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畅游护城河》赵志超 摄

今年2月27日,我市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高标准建设“健康许昌”。“健康许昌”的新蓝图,凝聚着政府、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人人健康,人人幸福,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百姓的期盼。

01

公立医院改革引人瞩目,药品价格平均降低12.7%

“以前,一支钆喷酸葡胺注射液要170多元,现在的药价下降了20多元钱。”8月31日上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药房取完药的李先生对记者说。当天,是我市城市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的第一天。据测算,取消加成后,药品价格平均降低12.7%左右。

改革落实:

医改是一道世界性难题。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周密部署下,市卫计委迎难而上,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积极探索医改难题的解决办法。

全面深化改革,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市调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由市长胡五岳亲自担任组长,市医改办由市发改委调整到市卫计委,进一步理顺了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管理体制。自从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实施城市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8月31日零时起,我市10家城市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并同步实施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和医保报销等配套改革。由于我市县级公立医院已于2014年取消药品加成,这意味着我市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了药品加成。

02

探索分级诊疗,建立三级救治网络打造急危重症急救圈

一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突发胸闷、胸痛,家属急忙拨打120急救电话。时间就是生命。许昌市人民医院急救车很快赶到,立即将患者送达医院。到达医院后,已经做好准备的医护人员迅速对患者展开了抢救,从入院到为患者开通血管,只用了26分钟。由于抢救及时,患者恢复良好。

改革落实: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的重要举措。今年,我市出台了《许昌市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意见》,明确以鄢陵县、襄城县、魏都区为首批试点,以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为突破口,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我市还把“建立三级救治网络,打造急危重症急救圈”列入2017年许昌市十件民生实事,打造中心城区半小时、市域范围内2小时急救圈,组建由1个救治中心、6个救治分中心、100个救治网点组成的三级纵向救治主干体系。各级救治中心积极行动,陆续组建了胸痛中心、脑卒中中心,开展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的规范化救治。

数据显示,今年1到9月份,我市各级救治中心共救治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患者951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623例、脑卒中328例,恢复良好以上的人数888例,占比达93.38%。禹州市、长葛市、鄢陵县实现了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的“零突破”,禹州市、鄢陵县、建安区实现了脑卒中静脉溶栓的“零突破”。

我市还先行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试行)》,指导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医联体和专科联盟建设。许昌市中心医院作为我市唯一一家三级甲等公立医院,与55家医疗机构签订了医联体建设合作协议。由许昌市中心医院、许昌市建安医院、许昌市妇幼保健院牵头,先后组建了许昌市乳腺甲状腺疾病、精神疾病、妇幼、妇科、口腔科等专科联盟。

03

基层卫生服务提档升级,组建812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

“我瘫痪好几年了,不能下床走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给我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上门给我体检。无论啥时候有个头痛脑热,他们都上门来给我看,从来没有不耐烦,我都不知道咋谢谢他们。”提到魏都区西大街道办事处西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住豫园社区的刘先生激动地说。

改革落实:

为了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方便快捷、优质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我市在对所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改造提升后,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提档升级,连续两年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纳入2017年许昌市十件民生实事。2016年以来,我市在中心城区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改扩建5个、规范提升4个,再加上原有的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新提升的9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实现了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覆盖,群众在市区任何地方,步行不超过15分钟,就能找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以全市76家乡镇卫生院和2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我市组建了812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明确服务内容和标准,强化服务的针对性和精准度,在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居民楼,公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人员名单、服务包内容、服务电话及投诉电话,提高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同时,我市建立了人才队伍发展机制,着力在培训、帮扶和督导上用实劲,切实增强签约双方的获得感,并通过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定期坐诊、业务指导、对口支援、技术帮带等方式,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04

公共卫生服务关口前移,免费提供13类48项服务

“国家政策真是好,每年都给我们送一份‘健康大礼包’。”家住魏都区西大街道办事处榆柳社区的刘第高兴地说。刘第所说的“健康大礼包”就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因患有高血压,刘第自2012年起就在居住地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给她建立了健康档案,还定期为她体检。

改革落实:

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我市将公共卫生服务关口前移,广泛普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居民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45元提高到50元,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13类48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我市加强疾病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发病情况总体平稳,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并通过举办“健康许昌高峰论坛”“健康许昌•共建共享”主题活动、健康教育素养行动等,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引导人民群众逐步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我市综合推进卫生执法监督,对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学校等重点领域进行经常性卫生监督,累计监督11020户次,覆盖率达94.07%。通过开展省级示范卫生计生监督机构创建,在襄城县纳入省级示范创建的基础上,5月份,长葛市、鄢陵县分别与省卫计委签订了共建协议。

以卫生创建工作为抓手,我市全力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开展,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目前,我市已连续3届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禹州市、长葛市、鄢陵县均为省级卫生县城,禹州市正在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市卫生乡(镇)、卫生村(社区)、卫生小区、卫生单位达到省级、市级标准的分别有400个、543个。由于成果突出,2016年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考核专家组对我市的创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将其称为“许昌做法”。

05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11个重点项目新增床位7900余张

9月29日,虽然已经临近国庆节,但许昌市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项目现场仍然是一派忙碌的景象。该项目主体已完工,地下室建设全部完成,工人们正在进行主楼内、外墙粉刷,给排水、电、暖通、消防管道安装等工作,保证项目于2018年投入使用。

改革落实:

在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过程中,我市着力突出项目建设的带动作用,以政府投资为引导,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建设高水平、高技术含量的医疗机构,全力打造许昌医疗卫生“升级版”。

5年来,许昌市中心医院外科楼、许昌市中医院病房楼和许昌市人民医院病房楼等一大批新建项目相继投入使用,组建的许昌市同济医疗集团、许昌市华佗医疗集团等运行良好,全市医疗卫生行业呈现出了规模化、集团化、集约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7年,我市重点抓好许昌市中心医院新院区、许昌市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许昌市中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许昌市人民医院门急诊医技综合楼、许昌市立医院二期等11个重点项目,着力构建以三级综合医院为龙头,以县域二级医院为支撑,以妇幼、骨科、精神等专科医院为特色,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服务格局。11个项目全部建成投用后,我市将新增床位7925张,届时,我市医疗资源总量将位居全省靠前位次。

06

健康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依托中医药建设“一区三基地”

“在许昌、鄢陵这几天,我发现这里到处是秀美花木,到处是碧水荡漾。许昌是我见过的中国最美城市之一。”在8月1日举行的鄢陵国际健康峰会(中国·许昌)上,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卡鲁纳塞纳·科迪图瓦库说。此次会议主题是“健康医疗、生态养老、中医养生”。清新的空气、蔚蓝的湖水、满眼的花木、养生的温泉,让与会的中外嘉宾纷纷赞叹:“许昌、鄢陵发展健康养生养老产业真是抓住了机遇、选准了方向”。

改革落实:

健康产业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以中医药为切入点,我市充分利用2016年获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契机,着力推进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中医药产业园产学研一体化、禹州市中医药文化及中医药生产加工贸易、鄢陵县中医药健康养生养老“一区三基地”建设,打造许昌健康产业新名片。

我市积极推进校地合作,市政府与河南中医药大学正式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就中医药产业、人才培养、合作办学等方面进行合作,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支持。目前,“一区三基地”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其中,定位“全国知名、国内领先、中原一流”的鄢陵县中医药健康养生养老示范基地,受到了国家、省有关领导,国内外知名专家的极大关注和支持。

医养结合将成未来养老的发展方向。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工作的实施意见》。目前,全市77.5%的医疗机构开通了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接近国家要求的今年底达到80%的目标任务;60.3%的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开展医疗服务,已超过国家要求的今年底达到50%的目标任务。

07

精准落实健康扶贫,8大举措减轻贫困群众就医负担

“以前看病都发愁,现在好了,俺和俺娘在家就能享受到医生的上门服务,还免费给我们送药。”长葛市老城镇前白村村民李灿军激动地说。今年66岁的李灿军3年前因做食道癌手术,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他的母亲88岁,患有高血压和风湿,需要长期服药。我市开展健康扶贫工作以后,他们可以免费服用药物,还有家庭医生定期上门为他们提供体验、慢性病随访等服务。

改革落实: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市卫计委精准把握健康扶贫方向,充分发挥健康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行业作用,采取8项举措构筑健康扶贫工作大格局,有效减轻贫困群众的就医负担。

市卫计委通过建档立卡,实现了对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人口的应管尽管,共发放贫困人员就医证21083张;精准救助,实施医疗卫生救助计划,累计为贫困人口减免就医费用434万元;资源下沉,开展“百医包百村”健康扶贫攻坚行动,发放宣传资料112632份、开展健康讲座713场,受益群众达52647人次;集中力量,全力开展大病集中救治工作,对我省规定的患有9种重大疾病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集中救治;长效管理,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市共有24549户贫困家庭和65029贫困人口享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率达到100%;全员出动,完善填报河南省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上报率100%;市县联动,重点督导县级健康扶贫工作落实;温暖到户,积极对驻村贫困户进行一对一帮扶。

08

全面二孩政策稳妥实施,计生家庭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第二个孩子的到来,为我们这个三口之家增添了不少欢笑。”魏都区居民刘军成为一名新晋“二孩爸爸”后,显得格外高兴。如今,在我市,像刘军一样生育二孩后感到欢乐和幸福的人不在少数。

改革落实:

自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实行以来,我市按照“以人为本、创新发展、法治引领、统筹推进”原则,努力构建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16年,我市生育二孩23476口,占总出生人口的37%。2017年上半年,全市一孩、二孩生育登记18398例,其中二孩生育登记10090例,同比增加1621例,生育浮动符合预期。

优化整合基本公卫项目和重大妇幼公卫项目,实施全省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1到7月份,全市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9846人,占计划怀孕人数的50.95%;为全市26683名农村孕前和孕早期妇女发放叶酸156098盒;进行产前筛查1448人次、新生儿疾病筛查4150人次。同时,我市积极推进许昌市妇幼保健院、鄢陵县和禹州市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提升妇幼健康保障能力。

落实计生奖励扶助政策。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我市认真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扶助、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等各项计生奖励扶助政策,并创新帮扶计生特殊家庭,将生育关怀抚慰金标准从每人每月120元提高到200元,为每户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发放不少于1000元的慰问金,通过落实奖励扶助政策,让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只有人人健康,才有全民健康

只有人人幸福,才有全民幸福

在改革的路上砥砺前行

推进“健康许昌”建设,以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

必将为我市群众带来更大福祉!

数显材料试验机

冲击试验机生产商厂

材料扭转试验机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