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吉林省前卫医院自主创新出用自体组织代替补片修补疝孔的新方法,此项技术在全国属于首创,大大解决了补片副作用及费用高的难题。此项技术可以为患者节省做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所需要的近3万元补片费用。
1月12日,记者在前卫医院见到了刚刚接受该项手术的患者崔奶奶。崔奶奶今年91岁,术前疝孔直径达5厘米,因吞咽困难吃流食已一个月有余。术后第一天崔奶奶就能下地活动了,吞咽困难消失,身体各方面指征均正常,预计一周后出院。
食道裂孔疝发病率较高,女性多于男性,常见反酸、胃痛、吞咽困难等症状。若疝孔较大、组织薄弱的话,则需要用切片进行修补加强,以防止复发。
但目前的切片修补存在一些问题,如补片嵌入食管造成食管穿孔、引起身体排斥反应及并发症等。最主要的是一个补片连同一次性钳子等耗材需要近3万元,让很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望而却步。目前,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开展并不乐观,患者满意度不高。
“在一次做疝修补术时,我注意到在食管裂孔上方的肝左侧位置,有个三角韧带区,当时就想能不能用这块组织来替代补片修补疝孔呢?”有着这样的想法,普外科副主任李晓勇经过反复思索与推敲,与院长陈德兴达成共识,终于成功为患者做了自体组织当补片修补疝孔术。
经过查新,去年5月,李晓勇带领团队成功申请了我省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项目《腹腔镜应用自体组织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临床研究》,目前已成功为多位患者做了该项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较以往快,目前没有发生任何身体排斥反应及并发症。(记者张添怡 实习生宋广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