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物件 承载了一段历史
一张老照片 留存了一段回忆
影像的力量
不仅在于记录精彩瞬间
更在于当时光匆匆而过
我们回首往昔
从那些粗糙的画面和发黄的照片中
总能找到让我们泪流满面的力量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对威海市中心医院来说也是不凡的一年,
站在岁末年初,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看看这40年来,我们的医院发生了哪些变化—
改革开放40年,祖国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我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当年的老八路军医院,发展成为一所占地240余亩,建筑面积22万余平方米的地市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并下设科技城分院和临港分院2个紧密型医联体。
从低矮简陋的石头病房到现在如梦似幻的儿童城堡,
改变的不仅仅是环境,更是中心医院人对患者从病理到心理全方位关怀的体现。
从曾经简陋的手术条件,到如今高端复合手术室的出现、AR+3D技术的应用,
变的是设备和环境,不变的,是医护人员的认真、热忱与责任。
急诊急救的变化是我院医疗保障能力不断强化的一个缩影,
从常规院前急救到胸痛中心、卒中中心、房颤中心、创伤中心的全面融合,以及“一站式”绿色生命通道服务的实施,
从简易的救护车到省内首台奔驰医疗方舱的启用,再到烟威首个医用直升机停机坪的启用,
搭建起多格局全方位的应急保障体系。
40年的时间,我院的挂号、缴费系统也完成了从人工挂号到智能设备与网络预约等方式相结合的转变,
各种自助服务终端闪亮登场,“智慧医院”触手可及。
以前是一身白衣的护士导医,如今是身着标准化服装的“空姐式”导医,
通过社会化运作,导医、护理员、电梯员、催乳师、护工、月嫂等全部外包管理,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温馨、周到的服务。
3D打印技术、磁导航研发、自体免疫重点实验室等等,
我们的科研力量,也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引领下逐年增强,引领区域潮流和行业方向。
曾经简陋的教学环境,如今被1700余平方米的标准化教学培训基地取代,
作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青岛大学第八临床医学院、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医院培养人才的软硬件能力也在迅速提高。
40年来,我们不断改善病人就医住院环境,2018年,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综合住院楼启用,医疗环境实现跨越式发展,
全省首批“国际门诊”成功落户再次吹响服务提档升级“冲锋号”。
当年会议室的木桌木椅已成为历史,
如今的会议中心可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手术直播、远程视频会议等功能,并承办了多场国际与国内高端学术会议。
2018年护士节开始,我院与护士帽正式说再见了。再见,并非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
脱帽并非甩掉,而是把护士帽从头上珍藏到了心里。
优质的医疗服务能力,需要高端的设备仪器作为基础和后盾,3.0T磁共振、ECT、医科达Versa HD直线加速器、宝石能谱CT、Revolution CT、术中CT、DSA血管造影机(5台)、PET-CT、PET-磁共振……
我们紧跟时代,我们傲立潮头。
官宣:“刚刚,五台先进的奥林巴斯290主机入驻内镜中心”,
省内率先集胃肠镜、喉镜、气管镜、宫腔镜、膀胱镜等于一体的内镜中心再次上档升级。
检验科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与国际接轨集实验室诊断、临床治疗及科学研究一体化的中心实验研究室闪亮登场,
“精准医学”时代已经到来,他们的综合实力也在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中,迅速增强。
从手持的检眼镜到国际先进的iFS飞秒激光手术,我们不禁感慨医学的日新月异。
从当年的高压消毒盒,到现在的电子化可追溯消毒设备,还有区域消毒供应中心的实施……
医学的发展让病毒和细菌无处遁形。
除了新型职工餐厅的全方位保障,职工的业余生活方式更加科学健康、丰富多彩,
尤其是与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融合,“运动处方”的开具实施,让职工的幸福指数不断上涨,
“自己身体倍棒”才能更好服务群众。
我们秉承公益传统,不断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如今更是专门成立了健康服务科,广泛开展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作为对社会与患者信任的回馈。
过去常用的纸质登记簿已不见踪影,人工核对方式已被摒弃,我们的移动医疗时代、健康大数据平台已经走进身边。
40年来走过的路
变化不止这么多
然而单单撷取这些
就已经让我们感慨万千
红颜易老
时光如驹
一代一代的中心医院人
跟随改革开放的步伐
在这里付出了自己的青春
一件又一件的医疗器械
在这里完成了各自的使命
有着近80年历史的威海市中心医院
却依然年轻
为患者提供精诚服务的医者仁心
永不会老
有梦想就有希望
有信仰就有力量
让我们一起——
逐梦2019
筑梦2019
冲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