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发胖的年龄分水岭居然真实存在?
很多人都说自己年轻的时候不论怎么吃,
吃多少都不会长胖,
怎么年纪大了点之后,稍不注意,
多吃了一点,肉就不知不觉变多了呢?
25岁真的是一个体重的分水岭吗?
其实,年纪越大,越容易长胖是真的,
至于具体从哪个年龄段长胖的概率增加,
这个就因人而异了。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长胖,
毕竟长胖跟很多因素都有关,
包括基因、饮食、运动等。
但是,随着年龄增大,想保持身材,
会越来越难。
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18-24岁肥胖率较低,只有22.4%。
25岁则是一个“分水岭”,从25岁以后,肥胖率就开始飙升,45-74岁阶段肥胖率较高。
为什么年纪越大,越容易发胖?
脂质周转率降低
国外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杂志发表了一篇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脂质周转下降明显,而男性在脂质周转下降时,若不节食,体重将平均上涨20%。
脂质周转率,也就是脂肪细胞中脂质被去除和储存的速率。脂肪组织中脂质周转下降意味着,脂肪存储的速度远远大于被消耗的速度。
肌肉流失
代谢率下降
随着年龄增大,人的肌肉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约10-15%的肌肉在20-50岁之间流失。
肌肉量可以决定人的基础代谢,肌肉组织是人体葡萄糖最大的消耗者,失去它就意味着体内大量的葡萄糖没了地方消耗,能量代谢速度也会大大降低。
因此肌肉量减少,如果再吃同样的食物,就会有更多的能量在体内储存起来,导致体重增加。
吃得越来越不健康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济水平的提高,或者是工作应酬需要,大家的饮食习惯与年轻时发生变化,高能量食物吃的越来越多,导致摄入的能量多。
经常熬夜
睡眠少
睡眠实验结果表明,如果一个人连续两晚上睡眠小于4小时,瘦素水平降低18%,饥饿激素增加20%。
而瘦素的功能是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取,增加能量消耗,抑制脂肪合成。缺觉,瘦素减少,从而会增加肥胖的几率。
体内激素
改变
激素调控着大多数身体机能的改变,激素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女性在更年期的时候,雌激素会出现明显下降,这就很容易导致腹部脂肪的堆积。
雌激素水平的波动,还可能引起情绪上的波动,使健康饮食和运动计划都很难实行,也间接影响着减肥效率。
而男性,随着年龄增长,在40岁以后,睾丸酮每年以1%-2%的速率减少。睾丸酮调节脂肪分布,影响肌肉质量,它的减少,会使身体燃脂效率大大降低。
还有,生长激素能维持肌肉质量,但是从中年开始,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也会下降。最后,还有最重要的一种激素—胰岛素。
如果年轻的时候吃的米面糖越多,老了的时候就越容易产生胰岛素抵抗,着就会导致身体的胰岛素水平会越来越高。而胰岛素是一个储存脂肪的激素,储存的脂肪越多,就越容易长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