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智齿,大部分的人都知道萌出的时间比较晚,一般会出现在16岁到25岁左右。
临床上智齿冠周炎特别的常见,是相邻的第二磨牙,特别容易出现牙髓炎,龋齿,牙周炎等问题,疼痛感也比较的剧烈,所以对于智齿应该尽早的进行干预。
尤其是现在的食物变得越来越精细,对牙齿的需求也在逐渐的减少,所以智齿变得没有用处,很多人在出现智齿之后就会选择去牙科直接拔掉。
位置不正确的智齿不拔掉,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后果?
损坏周围牙齿
智齿本来生长的位置不正确,去留着智齿就会影响周围的牙齿,也有一些智齿会横着生长,在牙槽骨内表面只露出一点点。
其实看不见的牙槽,骨内智齿的长大过程就会挤压周围的牙齿,久而久之导致周围的牙齿变得松动,损害整个牙齿结构。
出现蛀牙
如果智齿生长的位置不正确,往往就会残留一些食物残渣,因为智齿在里面刷牙的时候很难清洁到位,时间长了就容易导致细菌滋生。
逐渐形成牙菌斑,形成龋洞,破坏牙体组织,严重的话出现蛀牙损害牙髓,导致牙齿疼痛。
咬合关系不良
位置不正确的智齿,往往会与对颌牙齿不能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长时间的咬合不良会使颞下颌关节出现异常,患者就会出现张口疼痛、夜磨牙等症状。
反复发作的牙周炎
智齿很容易引起反复发作的牙周炎,智齿的存在很容易导致食物残渣堆积滋生,细菌抵抗力下降,出现牙周炎,如若不及时拔掉牙周炎会反复发作。
原来拔智齿也有“最佳年龄”?医生忠告:这6类人谨慎拔智齿
很多人不明白,拔智齿也需要时间吗?
的确,一般人的智齿是在17岁到25岁左右萌出,正常的牙齿在13岁以后就萌出,所以很难分辨。
如果想拔掉智齿一般要趁早,也就是20岁以前拔是最好的,时候的智齿刚刚萌出牙根还没有完全稳固,所以不会伤及神经管。同时十八九岁牙周膜间隙比较宽,周围骨质相对较松,所以拔智齿的时候阻力相对较小也容易拔出。
高血压患者
拔牙容易间接地刺激人体的血压增高,对于本身血压就偏高的人,容易引起出血,不止血管破裂等症状。建议高血压患者在拔牙之前一定要定时检测血压,只有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才可以考虑拔牙。
高血糖患者
对于血糖过高且控制不理想的人群,患牙周病的概率要明显高于正常人,但是医生建议不要轻易拔牙,因为患者往往免疫力低下,合并感染且感染情况一般比较重,不容易控制。糖尿病患者感染会加剧三大代谢紊乱,更容易诱发高血糖危象。
月经期女性
月经期间牙槽可能会发生代偿性出血,所以对于一些根深蒂固的阻生牙或深埋牙,建议避开经期。
妊娠期女性
一般情况下,怀孕期间不建议拔牙,不仅操作难度大,还可能出现早产或者是流产的风险,因此更建议女性在备孕期间先进行口腔检查。
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本身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拔牙之后可能会出现术后出血不止,如果需要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甲亢患者控制不好,拔牙过程容易出现昏迷,心力衰竭,高热等甲状腺危象,所以要谨遵医嘱,更要谨慎拔牙。
温馨提示
拔智齿后的2~3天内,在当中会有一些血丝,这是正常的情况。但如果三天后拔牙仍然疼痛难忍,大量出血,就要尽快去医院处理。